汉语学院
图片展示
我的马拉松精神——汉语学院2022级汉硕学生宋卓群
日期:2023-04-12 浏览次数: 字号:[ ]

我叫宋卓群,是汉语学院2022级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研究生。2023年4月9日上午,我在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完成了人生的首马——北京城市副中心马拉松(42.195km),配速是每公里4分54秒。

马拉松是一项不断挑战自身极限,不断要求自己走出“舒适圈”的高负荷运动。在我的认知中,只有“敬畏”二字可以描述这项运动。

赛前半个月,我只完成过一次25km的马配长距离,对于能否安全完赛,内心还是颇为忐忑。在做好充分的心理建设和准备好参赛物资后,我告诉自己“干就完了!”。

比赛当日早8点,我站在了通州司空分署街C区的准备区内。大运河波澜壮阔,水势浩然,通州千年古城的厚重历史与副中心未来之城的恢宏气象交相辉映。随着一声枪响,海内外万名跑者化作奔腾的“橘色”海洋,我也跟随着“大部队”尽情享受着赛道,尽览通州的美景。

“坚持,坚持,再坚持!”这是在我内心不断震荡的声音,也是每一个马拉松跑者内心的声音!因为我们直面了内心最深的恐惧,忍耐了肉体和精神最大的痛苦,战胜了自己认为无法战胜的敌人! 

什么是马拉松精神?为了帮助和激励人类走向更美好的生活是马拉松精神。在纽约路跑者联盟(NYRR)比赛中,有这样的口号:“Help and inspire people through running!”“Run for life!” 就像很多人所言,通过跑步认识自己!我以为,马拉松精神即是与过去的和现实的自己进行抗争,在这抗争中认识自己,进而接受自己。

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参与马拉松(长跑)这项运动呢?答案是肯定的。但若要安全、成功地完赛,需要严谨科学的跑步计划,需要律身律己的生活态度,需要勇于拼搏、坚持不懈的顽强意志。即:练在平时,跑在当下,如同我们的专业成长。

对我们年轻人来讲,一场马拉松比赛只是漫长人生中的一朵浪花,还有遥遥的路铺陈于前方。感谢所有帮助和支持我的亲人、老师和朋友!

愿我们汉语学院的研究生同学们健康平安,继续努力,加油干!

(供稿人:宋卓群)

图片展示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